人体“无声的杀手”——慢性肾脏病,您了解吗?
一、什么是慢性肾脏病
根据《慢性肾脏病筛查诊断及防治指南》,慢性肾脏病的定义为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>3个月;出现肾损伤(蛋白尿、尿沉渣异常、肾小管相关病变、组织学异常、影像学所见结构异常、肾移植病史)及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中任何一项指标,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,即可诊断为慢性肾脏病。
二、慢性肾脏病的表现
1.水肿
慢性肾脏病,钠排泄障碍,钠水潴留,体内水过多就会出现水肿,这种水肿一般首发组织疏松的部位比如眼睑和面部;此外,严重肾脏病,蛋白从尿中大量丢失,血浆白蛋白低,就会出现低蛋白水肿,这种水肿主要发生在小腿。
2.尿中有泡沫
肾脏是人体的“过滤器”,正常肾脏的滤过膜是完整的,只允许小分子的代谢废物排出,大分子的蛋白质是出不来的。但是,肾脏滤过膜受损后,血中的蛋白就会漏到尿中形成蛋白尿。
3.尿血
血尿的产生原因和蛋白尿差不多,都表示肾脏的滤过膜受损。
4.高血压
肾脏是调节人体血压最重要的器官。肾脏受损后,钠水潴留,血容量增加,引起高血压。但更主要的原因是,肾脏受损后,会分泌一种激素叫“肾素”,肾素引起高血压。
5.血肌酐增高
血肌酐是人体的代谢废物,每天产生的量相对恒定,而且绝大部分血肌酐通过肾小球排泄,所以根据血肌酐水平升高推测肾功能下降。
6.尿量改变
正常成人24小时尿量在1500ml左右, 尿量少于700ml叫尿量减少,少于400ml叫少尿,少于100ml叫无尿,大于2500ml称多尿。正常成人夜间一般不排尿,如果习惯性的每晚起夜2-3次或更多,而且夜间尿量大于24小时总尿量的1/3,称夜尿增多。
7.尿频、尿急、尿痛
尿频、尿急、尿痛合称尿路刺激征,是尿路感染的特征性表现,也是肾脏病的常见表现之一。
8.脸色苍白、全身乏力
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,促进红细胞的生成。慢性肾脏病,肾脏分泌的促红素减少,红细胞生成障碍,就会出现贫血,称肾性贫血。
9.肾脏缩小
正常肾脏长10-12cm,肾皮质厚2-3cm。如果肾脏长度小于10cm,或者肾皮质厚度小于2cm考虑出现了肾萎缩。
10.骨质疏松、反复骨折
肾功能受损后,出现缺血钙、高血磷、骨质疏松,严重的骨质疏松反复发生骨折。
三、肾脏病的筛查
肾脏常规检查包括尿常规、肾功能、泌尿系统彩超等;
稍复杂的项目还包括尿微量白蛋白/肌酐、尿蛋白定量、尿相差镜检、估算肾小球滤过率等检查;
专业的检查包括肾穿肾组织病理学检查、肾功能显像、基因检测等。